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捍卫良知——葛修润院士与白鹤梁的故事

 

CCTV.com  2009年05月15日 14:0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14日午后,上海交大浩然高科大厦2305室,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葛修润院士的另一个工作地点,一声声剧烈的咳嗽,让人为眼前这位身 高1米86却疾病缠身的科学家揪心。

  他身患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肝病和胆病,月初刚从医院回来,现在又感冒了。可是过几天,他又要到白鹤梁工地去,检查一关键工程的质量是否过硬。

  白鹤梁是涪陵长江江心中的一段石梁,历代文人墨客在上面留下了3万多字的真迹题刻,有“水下碑林”美称;18尾石鱼雕刻,记录了1200多年来长江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资料,故又有“世界第一古水文站”之称。在三峡1087处文物中,白鹤梁最早被列为“国宝级”文物。

  2001年2月,国家举行白鹤梁保护方案的最后一次专家评审会,向来与文物保护工作接触不多的葛修润院士,被国家文物局邀请参加。

  这一去,让白鹤梁成为他和夫人这4年来最倾注心血的重大事业。

  按照惯例,方案最终应被“通过”,可评审组长葛修润唱了反调。他说,“就地淤埋”和“岸边复制”的方案是不适宜的,如果不能找到最好的方法在原址保护白鹤梁,将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失职。

  葛修润提出了“无压容器”的新方案,在原址把白鹤梁藏在一个鹅蛋形的水下博物馆中;内部建有水下观景廊道,以供人们参观……

  这一创意,获得了其他11位评委的一致赞成,可令原方案的提出者十分不悦。领导也面有难色,“葛院士,您的意见很好,但过两年,三峡就要蓄水了,恐怕为时已晚……”

  最后,原定方案还是被通过了。

  为了白鹤梁这个国宝不至于遭受水下淤埋的命运,知识分子的良知促使葛院士提笔给中国工程院写信,给国务院领导写信反映。

  几经周折,他的方案终获国家批准。2003年2月13日,他的“水下宫殿”正式动工,白鹤梁绝处逢生。

  方案被采纳了,设计也做好了,用一些人的话说,余下的事情,不关葛修润的事。可葛修润自认良心上有责任。他跟夫人商量,“无论怎么困难,我要常到涪陵去看白鹤梁修建情况,帮他们出主意。”

  两年来,为了白鹤梁工程,他已记不清去了涪陵多少次。今年春节,他们在白鹤梁工地上与工人一起过大年。

  他最担心施工质量,也操心施工进度。2006年6月三峡蓄水到156米,如果水下工程没完,白鹤梁照样难逃被掩埋的命运。两个枯水期不到360天的时间,是水下施工的最后期限。

  今年1月24日,施工方和投资方因经费闹矛盾,工程被拖延。躺在医院病床上的葛修润心急火燎,忙着给施工方打电话,“你先做,我来筹钱行不行。”电话不奏效。葛修润不得不将有关各方召集在医院附近开了一天的会,矛盾终于得到解决。

  回到病房,葛修润瘫倒在床上,可白鹤梁工程得以加速前进。

  人物简介

  葛修润,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专家,1934年生,上海人,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研究员和上海交大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

  他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后留学苏联,曾获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在德国从事研究。自1985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次,中科院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次,被国家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发表论文约300篇,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

责编:刘琼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